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行为习惯养成计划精选篇1
一、指导思想: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精神指导下,紧紧围绕我园实际,深入贯彻《关于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意见》,狠抓落实,以开创我园养成教育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幼儿迈向人生的第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活卫生、文明礼仪、安全行为、学习养成习惯的培养。
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生活卫生方面:
1、早睡早起按时作息,能自己脱衣穿衣穿鞋;
2、饭前便后勤洗手,不挑食、不说笑,安静进餐;
3、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大小便,不在地上玩耍;
4、讲究卫生,勤剪指甲、常理发、勤换衣服、常洗澡;
5、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文明礼仪方面:
1、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礼貌用语:早、好、再见、谢谢、不客气、没关系等;
2、学会谦让,不打人、不骂人、能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相互帮助;
3、养成轻声说话、轻声走路,不大声喧哗的习惯;
4、知道关心老师、父母、同伴,热爱劳动,热爱集体;
5、爱护公物,轻拿轻放,不摔打玩具,不采摘践踏花草,不破坏公共设施;
6、未经允许,不随便拿用别人的物品,借用(玩)他人物品玩具自觉归还;未经大人同意,不接受他人物品。
安全行为方面:
1、不做危险性动作,不做危险性游戏,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上下楼梯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不追、不跑、不闹;
3、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行走人行道,不横穿马路等简单的交通规则。
学习习惯方面:
1、上课认真听讲,大胆举手发言,能跟随老师意向进行学习活动;
2、活动过程中,不干扰别人,不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不影响活动秩序;
3、读书写字姿势正确,说话声音响亮、喜爱看书,讲故事。
三、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董兰香副组长:鲁金芳杨秀娟王梅范夕兰
组员:全体教师及幼儿家长
四、实施办法:
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其它兼顾。
五、实施步骤:
具体见附表
六、实施途径:
1、强化幼儿园教育
(1)班主任工作:重视班主任工作,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2)各项活动:围绕养成教育,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师幼文明行为的养成。
(3)优化幼儿一日活动,渗透养成教育。
(4)加强园所环境建设,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真正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5)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让教师成为幼儿良好行为养成的楷模。
2、做好家园、社区共育:充分利用社区的一切教育资源,医院、交通等。并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家长评价、园报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幼儿园开展幼儿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真正实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的。
行为习惯养成计划精选篇2
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我中心小学学生的文明素质,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据《南五十家子学区中心校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为指导,遵循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教育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人格,努力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目标要求
通过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训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他们智力发展;培养中小学生自强、自立、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他们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
三、教育内容
1、遵规守纪习惯。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设施,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社会公德,购物、上车自觉排队。
2、文明礼仪习惯。举止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小学生行为规范;尊敬他人,善待他人;谦恭礼让,注重礼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真诚相待。
3、卫生健康习惯。注重搞好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合理搭配营养,科学饮食;远离不良嗜好,远离毒品;爱护眼睛,坚持做眼保健操;控制体重,达到健康标准;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问题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或学会倾诉。
4、锻炼身体习惯。热爱体育,崇尚运动,能够认识多种运动项目的价值;关注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将体育作为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认真上好体育课,做好间操;制定个人锻炼计划,通过不同形式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积极参加校内外体育活动,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到健康标准。
5、勤奋学习习惯。提前预习功课,善于发现问题,做好预习笔记;课堂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问题,做好课堂练习;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做好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学会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6、课外阅读习惯。坚持每天半小时课外阅读;坚持写读书笔记,认真写日记;每周诵记一名篇或好的段落,2—3条名言警句。
7、勤俭节约习惯。生活俭朴,不相互攀比,不盲目追求时尚;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学习和生活用品,爱惜粮食。
8、自立自强习惯。每天自己整理食物、打扫房间卫生;上学前自己整理好书本、文具等物品;家长不在时,能够妥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做事有计划、不拖沓,当天事情当天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完成。
9、热爱劳动习惯。上好劳动课,经常参加学校集体劳动、家务劳动以及公益劳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社区服务,主动服务社会。
10、诚实守信习惯。坦诚做事,以诚待人;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不说谎话,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借东西要按期归还,损坏了要按价赔偿。
11、团结友爱习惯。同学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团结友爱,真诚相待;对单亲、父母离异学生、留守学生、身体有残疾的学生要真诚帮助;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冷静处理。
12、安全意识习惯。增强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注重活动安全,课间不在楼道、校园追打;室外体育课、运动会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注意交通安全,不座超员车、无证车辆,不在公路上玩耍,不在高速公路上走动;注意食品安全,不吃三无食品,不吃过期、变质食品;遇到危险时机智应付,及时拨打110、120急救。
13、写规范字、用普通话的习惯。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教体局成立专门组织机构,负责全县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工程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基层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各校要从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认识搞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要将养成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要认真研究养成教育的方式、方法,明确工作重点,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坚持检查、督促、调研制度,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推动养成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2、以活动为载体,注重教育效果。各校要经常开展人文性、开放性、时代性较强的主题教育活动。抓好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时,开展为期一周的养成教育训练,熟记各种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3月份,开展养成教育月活动,依据各校特点确定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5月份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阵地作用,开展“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好学生”征文、“文明礼仪万人评”活动。利用“五一劳动节”、“全民健身日”等开展相应的热爱劳动、锻炼身体、节约用水、节约粮食等主题教育。
3、加强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一是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召开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访等形式,让学生把在学校培养的良好习惯带回家,使之得到督促和强化。二是充分利用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由家长督促和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养成习惯。三是利用社会德育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4、培树典型,示范引导。各校要加强工作指导,注重从教育、实践管理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环节,多层面培树典型,总结经验。局里将在下半年召开活动座谈会,总结交流活动情况。
5、检查指导,保证落实。各校要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跟踪检查,全面及时了解学生的表现,并对不良习惯予以教育和纠正。要建立定期、不定期检查督办工作机制。局里将不定期地深入基层学校了解掌握情况,督导工作落实。今年“六一”前后局里将对活动进行一次检查,情况及时通报。10月底对各单位活动情况进行一次初评。
行为习惯养成计划精选篇3
一、指导思想
1、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2、通过专项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宽学校文明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品位,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二、组织领导
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总负责,团支部、少先队具体负责落实。
三、具体内容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小事抓、抓小事。通过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实际,我校养成教育主要突出以下主题:
1、强化“责任”教育强化责任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责任意识,其它规范要求的养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责任教育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教育。将责任教育渗透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常抓不懈,以期取得实效。
2、狠抓“秩序”教育秩序指学习、活动、生活、工作都要讲究客观规律和规程要求,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感觉。学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等,即学习、活动、生活三个方面的秩序。秩序没有要求的层次划分,只有要求实现的方式不同,实施中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
3、加强“礼貌”教育礼貌首先在于观念上,主要指学生对长辈、对老师、对同学和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节。礼貌意识的养成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礼貌行为训练要持之以恒,并辐射到家庭、社会中去。实施时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具体的.礼貌要求,分布骤实施,积累滚动,形成规范。
4、落实“友爱”教育友爱是指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正确处理与别人交往中的关系。友好的行为要靠强化才能增进,一是外部强化,即提供一些规范性的要求,采取一些有利于友爱行为健康发展的措施,促使其“友爱”;二是内部强化,爱只有在心中,才会产生自觉的友好行为。友爱教育效果的检验基地最终在家庭中,在学生居家的邻里之间,在社会交往之中。
5、促使“上进”教育上进是指学生应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指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要努力向上,学榜样、赶先进、创优秀、攀高峰。上进首先是一种意识,又是一种意志,上进意识的培养除了宣传引导外,更主要的是要靠教师的示范,靠教师用正确的方式激励强化学生的上进行为。
6、强调“卫生”教育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将放在卫生习惯上,不提倡学生在校期间吃零食,严禁学生乱丢、乱扔、乱画,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
行为习惯养成计划精选篇4
为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经学校研究决定,2月21日-3月21日在全校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为了使这项活动有序、顺利开展,增强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思想,以未来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为教育目标,积极探索中学生青少年阶段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努力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总体目标: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具体目标:重点抓好“四种习惯”的养成,即“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规范学生穿戴行为,养成勤劳俭朴、生活有序、自强自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提高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通过“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遵守公德、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提高主动参与社会交际的能力,拓展自我生存空间。
通过“安全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主要内容
(一)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1、遵守学校作息制度,按时起床、就寝、回家。
2、按时就餐,不将食品带入校园、教室。
3、及时清扫教室、寝室和卫生责任区。
4、讲究卫生,不乱贴、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丢物品。
5、宿舍保持清新整洁,床上用品清洁美观、被子叠放整齐、无异味,室内物品摆放有序。宿舍要经常开窗通风。
6、养成积极创建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的好习惯。
(二)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
1、参加升国旗仪式,学生要穿校服,行注目礼,唱国歌。
2、语言文明,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不骂人。
3、举止文明,不推拉拥挤,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慢步轻声。
4、注意仪表,衣服整洁,不穿奇装异服,不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化妆,男女生均不得染发或留怪异发型。
5、拾到别人丢失钱物及时交公。
6、爱护公物,爱护花草树木。
7、不将手机带入校园、教室。
8、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主动帮助有困难和有缺点的同学。
9、同学之间要文明交往,不准谈恋爱。
10、遵守公共秩序,课间操、升旗及集体活动时听从安排,严守纪律,保持良好形象。参加集体活动守时肃静,作文明观众。
11、不进行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不吸烟喝酒,不出入营业性网吧。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1、安全观念、法制意识强。
2、妥善保管钱物,严防丢失。未经他人同意,不拿用别人的东西。不偷窃、不敲诈、不勒索别人的财物。
8、要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每班评出几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星,充分发挥榜样在养成教育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加强对违纪、违规学生的处罚力度。
9、要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扎实开展好习惯训练活动,由教师或者学生讲解学习行为习惯要求,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巩固提高。
10、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升旗仪式、黑板报、校园网等宣传途径,介绍良好的行为习惯、身边的优秀事迹,展示文明学生风采。
11、要加强检查督办,以评价促养成。养成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定期检查,适时评比,是解决懈怠或流于形式的重要措施。学校把养成教育工作内容纳入班级和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加大检查督办力度,促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常态化,建立督查机制。学校要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班务日志、行政随机抽查等形式进行督查,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
行为习惯养成计划精选篇5
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形象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市民素质的高低,更加关系到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高低和国家发展的远景。所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成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根据市教育局有关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将对学生进行行为为习惯养成教育,并为此特制定该方案。
一、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组员:__
二、时间安排:
20__年9月5日—20__年10月31日
三、活动措施:
1、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由学校领导讲清该活动的意义和各项注意事项,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2、以教育处、团委会、学生会、少先大队干部为主体组建校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查队,对学生校园行为进行督查,对学生不文明的行为习惯进行纠正并不定期进行通报。
3、在班主任、年级组长会议上认真布置该方案。做到班主任、年级组长非常清楚该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办法。
4、与社区、派出所等友邻单位联系共同开展该项活动,采取联动行动,共同抓好学生周边环境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4、学校将组织各班举行两次主题班会,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评议,开展自查自纠,真正做到良好行为习惯人人知道,不良行为习惯大家知晓,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5、学校学生会、团委会要开展以“走进社区、服务社会”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锻造良好行为习惯。活动做到有资料、有记载、有照片。
6、教育处不定期表彰学生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各年级要很好地利用年级黑板对本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检查情况进行公布,对于经常出现不规则行为的学生要责令其改正,并追踪其行为表现。
7、各班自行开展“校园文明从我做起”竞赛活动1-2次,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8、学校将在各班评选的基础上评选出“行为习惯优秀班级”与“行为习惯优秀个人”。
9、学校将在10月举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月表彰总结会。
四、活动具体要求
1、学生要时刻关注自身的仪容仪表,不乱丢、乱扔、乱吐,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2、学生不带食品入校。
3、在校内不骑车,出入车库要推行。周六、周日车不乱停,不乱放。
4、学生不吸烟、不吃槟榔、不嚼口香糖、不乱丢、不乱扔、不乱吐、不损坏公共财物。
5、注意饮食安全,不在流动摊担上买东西,。
6、学生搭乘公共汽车时注意自身形象,不拥挤,礼让为先。骑电动车、自行车上下学遵守交通规则,不搭载人,安全至上。行人过马路要走人行斑马线。
7、在家孝敬长辈,爱护幼小,做一个好孩子。
行为习惯养成计划精选篇6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日常行为规范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基础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夯实德育基础,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经学校研究决定,3月,在全校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为了使这项活动有序、顺利开展,增强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让我校全体学生进一步熟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深刻理解其内涵,并初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初步养成努力学习、艰苦朴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文明守纪、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培养自理、自强、团结协作、辨别美丑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直、坚强、热情向上的心理素质,最终达到“知”与“行”的'完整统一。
二、活动内容:
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十字用语”等。
三、活动方式
1、开展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将利用横幅、橱窗、板报、校园网、广播站等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报道。班级、校园内张贴《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2、有计划地安排晨会课、班会课等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文明十字用语”等。
3、进行自我排查。组织学生对照《中小学生守则》、“文明十字用语”等查找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4、组织开展“我的进步我来讲”、“我的同伴我来夸”的演讲、征文评选活动,学校广播站及时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
5、进行家校互动。建立健全“家长开放日”制度,学校要求每个班级每学期安排一两天时间向学生家长全方位开放。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同时组织教师进行全面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生活习惯,教育广大家长配合学校指导、教育子女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与社区联合开展“文明礼进行社区”活动,把校园的文明新风带进家庭、带进社区。
6、学校“小蜜蜂管理委员会”重点稽查学生礼仪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同时坚持做到对学生的行规范每天一查,每周一评,并将评比结果公示。
7、学校将进行一次全员参与的“文明习惯”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明确良好的文明习惯的重要性。并组织学生进行座谈和讨论,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展示空间。同时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要突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评价,正确引导学生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
四、活动步骤与安排
(一)学习阶段:3月1日到3月6日
1、3月1日,
2、根据《镇江市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评估细则》开展自评活动。
3、根据通知精神制定切实可行学校活动实施方案。
4、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学习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力营造学习、宣传氛围。
5、3月4日,召开京口区养成教育现场会,学校对学习阶段情况作阶段小结。
(二)实践阶段:3月7日至3月25日
1、3月7日至3月9日,学校拍摄反映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的录像和照片。
2、3月7日,召开班主任例会,布置相关要求,并下发《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
3、3月8日至3月13日,学生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
4、3月11日,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观看反映学生现状的录像和照片,并提出相关要求。
5、3月14日,“小蜜蜂管理委员会”成员到德育处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
6、3月14日,出台《镇江市恒顺实验小学学生养成习惯教育评估细则》、《班级自主管理》细则和《学生班级自主管理一览表》。
7、3月15日班队活动课,各班开展“告别行为陋习,争做文明学生”的主题宣誓活动。
8、3月15日至3月18日,整理“行为习惯示范校”台账资料。
9、3月16日,“小蜜蜂管理委员会”成员深入班级检查行为习惯三字经背诵和其他行为习惯。
10、3月17日,设计并下发《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调查问卷。
11、3月18日,反馈各班行为习惯三字经背诵和其他行为习惯情况。
12、3月19-3月25日,开展“我的进步我来讲”、“我的同伴我来夸”的演讲、征文评选活动。
13、学校对实践阶段情况作阶段小结。
(三)展示阶段:3月26日至3月31日。
1、3月26日至29日,学校开展行为习惯“进步学生”、“优秀”评选活动。
2、3月底,开展班主任“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经验交流会。
3、学校对“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情况作全面总结,表彰先进个人,先进班级。
五、活动要求
1、学校领导、全体师生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好各种活动。
2、在活动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住重实效。
3、在活动中必须教师先行,做好表率。
4、抓好起始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反复强化训练。
5、学校必须做到对活动进行延伸,长期坚持。
6、学校必须搞好宣传,做好总结工作。
行为习惯养成计划精选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充分认识新时期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围绕“习惯养成”这一基础文明素养的主题,深入开展“守公德、重安全、勤学习”养成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主题:
好习惯,从我做起
三、组织机构:
组长:丁三洋
副组长:丁魏、王娅、苏卫平
成员: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__年4月1日――20__年4月10日)
通过宣传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让全校师生明确活动的意义、内容、举措,积极参与“养成教育月”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举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由少先队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让同学们认识到好习惯对人生成长的意义。
2、拟定并下发“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要求各班将习惯养成教育内容,落到实处。
3、召开班主任、辅导员会议,强化组织领导,促进“养成教育活动月”活动健康开展。
4、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要求做到家庭、学校协调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5、班级利用黑板报开辟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为主题的栏目,及时宣传报道活动情况。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__年4月11日――20__年4月30日)
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起来,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打造品牌学校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行,做到“守公德、重安全、勤学习”,增强学规范、讲规范、行规范的.自觉性。本阶段是实施养成教育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务必做好以下几点:
1、各班通过自我介绍、示范引领、好习惯展示等环节展示自我风采,发挥榜样作用。
2、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刊校报、手抄报等宣传载体,报道活动情况和先进典型,展示文明学生风采。
3、各班要利用晨会、班会、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扎实开展养成教育训练活动。
4、要积极争取家长、社会的配合,建立联系制度,使养成教育从校内向校外延伸。
5、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班主任要加强和任科教师的联系,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都抓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6、根据活动主题,开展知识竞赛、队会、征文、演讲比赛活动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加此项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实际,做到循序渐进,加强监督和评价。
7、要注意收集过程性资料,如:养成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养成教育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典型事例、师生感受和体会等。
8、学校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班务日志、随机督查等形式掌握活动进展情况。
第三阶段:总结评比阶段(20__年4月30日)
各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先进个人的评选,并及时总结表彰。学校将组织人员对各班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努力形成养成教育长效机制,做到常态化,常抓不懈。
五、活动要求:
1、各班级要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作为规范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要精心安排,严密组织,从学生实际出发,确保“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得到落实并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2、建立健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检查制度,设立“文明监督岗”。坚持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做到每天一查,每周一评。学校将对卫生工作不定期抽查,并且把评比结果进行公示,评比结果将作为文明班级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
3、广大教师要做出表率,杜绝各种不文明用语和各种不文明的行为,优化师德,净化师风,塑造良好的师表形象,为学生好习惯的养成起到模范作用。
行为习惯养成计划精选篇8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上海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有利时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使我校的每个孩子都成为“儒雅的临津少年”。
二、教育内容
以《宜兴市学生文明礼仪常识》、视频《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片》为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徐舍小学循环红旗评比条例》为辅的行为习惯培养教材。
三、实施步骤
(一)活动准备:(第4—5周)
1、学校下发《宜兴市学生文明礼仪常识》《徐舍小学循环红旗评比条例》阅读资料。
2、从四、五年级每班中选拔男、女生各两名,组建校礼仪队。
3、校礼仪队观看《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片》,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和实践。
(二)活动开展:(第6—12周)
1、班主任利用晨会课、班队课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宜兴市学生文明礼仪常识》。
2、利用红领巾广播、校信通向同学、老师和家长宣传文明礼仪常识,引导学生每天践行文明礼仪,从小处入手,从细节抓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3、第5周的升旗仪式上进行简单的“文明礼仪我先行”的.启动仪式。
4、第6—7周开展“文明礼仪我先行”手抄报制作、评比活动。
(1)参加对象:3—6年级学生。
(2)进行班级手抄报评比活动,并推荐5份优秀手抄报参加校级评比。
(3)在手抄报的报头下写清班级和姓名。
5、第6—10周校礼仪队同学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时间,向全校同学展示各“礼仪动作”。各班通过观摩校礼仪队的“展示表演”和观看《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片》,认真学习和实践。
6、第8周进行1—6年级“文明礼仪常识”考试。
7、第11—12周开展“班级礼仪展示”活动。(具体评比办法另行通知)
(三)活动总结:(第14—15周)
1、评选“文明礼仪班级”。
2、评选“文明礼仪之星”。
行为习惯养成计划精选篇9
一、指导思想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从心理上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
建校以来,由于我们学校短时间内学生人数迅猛增长,学校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有所欠缺,工作力度不够,从而导致现在校园中形成了许多不和谐的画面,诸如乱丢果皮纸屑、课间活动秩序紊乱、追逐赶打现象严重、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等。为了解决这一系列迫在眉捷的问题,在全校掀起一股“好习惯伴我行”的风气,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本期花大力气开展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的大队主题活动,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和德育工作现状,拟订本方案,请遵照执行。
二、实施途径
利用每周一节的班队课和每天放学前5—10分钟的时间,专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三、总体目标
从即日起至2009年6月学期期末,利用3个月时间分别进行以常规、卫生、文明礼仪、安全、学习习惯等几方面为主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做到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全校各班在卫生习惯、品德习惯、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四、统一要求
1、进入校门不拥挤,缓步慢行,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互相谦让。
2、课间在规定的.地点玩耍做游戏,不在楼道内追跑打闹。
3、重大集会时、升旗仪式时要穿校服、佩戴红领巾,遵守纪律。
4、注意自己的仪表,每班要专门派一名同学每天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及座位卫生情况。
5、上课期间进教室应打报告,进教师办公室前要先打报告,进入后向老师问好。
五、各年级具体要求
【一、二年级】
(一)行为习惯
1、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会说普通话。
2、对老师有礼貌,见到老师要问好(“老师好”);爱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接递物品用双手。
3、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
4、诚实,不说谎话,不说脏话,知错就改。不打架,不骂人。
5、爱护公物,不在墙壁和课桌上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
6、不做危险游戏,课间做有益的体育活动,不追跑打闹。
7、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8、爱护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垃圾。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3、上课注意听讲,爱动脑筋,大胆发言,不交头接耳说话,不做小动作。
4、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回家后先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
5、书写规范,读写姿势要端正,达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
6、爱护课本,不乱撕作业本。
7、认真学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8、在师长的引导下,学会看课外图书。
(三)生活习惯
1、认真做值日,不让家长帮忙。
2、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自己整理书包。
3、不吃零食,不带零食,不买零食。
4、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玩耍后自己洗手。
5、按时睡觉、起床。
6、不乱扔东西,见废纸、垃圾等东西要捡起来放入垃圾桶。
【三、四年级】
(一)行为习惯
1、不打架、不骂人、不起、叫绰号。
2、课间不在教室和楼道内追逐喧哗,做有益的游戏。
3、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
4、礼貌待客,学校来客人时主动问好,并为客人引路。
5、爱护课桌凳,不在学校墙壁上乱刻乱画。
6、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7、同学有困难要热情帮助,不欺负弱小。
8、爱护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垃圾。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要请假。
2、课上专心听讲,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3、学会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
4、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5、认真上好早读和午间自习,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6、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7、常看课外读物,并做摘记。
(三)生活习惯
1、不进入游戏厅、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
2、不喝酒,不,不参加迷信活动。
3、勤洗头、洗澡,自己洗各种衣物,把干净的衣物叠好。
4、积极主动做值日,自己整理房间。
5、体贴父母,帮父母做扫地、擦窗、刷碗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6、不乱所东西,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
7、不乱花零钱,不在校外小摊上买零食等东西。
【五、六年级】
(一)行为习惯
1、认真听取父母、老师的教育,不任性,与长辈有不同意见时要多沟通。
2、不说粗话、脏话;不打架、不骂人、不起、叫绰号。
3、热心帮助别人,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遇事多为别人着想,不欺负弱小。
4、爱护公共设施,不在学校墙壁、课桌或建筑物上涂抹乱画。
5、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6、不做危险游戏:不在楼梯扶手上滑,不拿棍棒刀打闹,不从高处下跳等等。
7、爱护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垃圾。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2、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3、课前预习、自学,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
4、课堂上善于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善于独立思考。
5、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广泛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学写读书笔记。
6、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三)生活习惯
1、不进入游戏厅、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
2、不吸烟,不喝酒,不,不参加迷信活动。
3、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4、见到垃圾能主动捡起来,看到别人扔垃圾物主动劝阻。
5、不乱花零用钱。
6、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间,自己整理房间。
7、不乱扔东西,见到废纸、垃圾等东西要捡起来放入垃圾桶。
六、工作措施
1、学校大队部成立文明行为习惯互助岗,监督全校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各班成立学生自律队,课间在值周区域内执勤,及时纠正监督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
2、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前5—10分钟,由班委向班主任进行汇报,班主任及时总结批评。
3、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班主任工作评估挂钩。
行为习惯养成计划精选篇10
我国教育家陶行之曾经说过,“好习惯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养成教育是幼儿学会做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幼儿期是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说明幼儿期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确实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一、指导思想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精神指导下,深入贯彻《关于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关会议精神,帮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指导思想出发,以教师和家长的行为规范作表率,幼儿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本线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开创我园养成教育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目标内容
1、突出交往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文明语言、文明衣着、文明的人际交往习惯以及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护能力。这些习惯的养成是学会做人的基础。
2、重点抓好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包括睡眠、饮食及保持个人身体、服装及环境清洁等习惯,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生存发展的需要。
3、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喜欢阅读、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喜欢提问,乐于动手、积极动脑的习惯,使幼儿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三、实施途径: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在幼儿园各类课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各环节、环境教育、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着眼于表层,着眼于眼前,逐渐关注深层,关注长远发展。探索在幼儿园使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并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改进教育行为,不断探索出一套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1、强化幼儿园教育
(1)班主任工作:重视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2)各项活动:围绕养成教育,各年龄组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3)主渠道渗透: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紧跟幼儿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强教学研究。
(4)校园文化:要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5)科学管理:幼儿园要加大方方面面的管理力度,做到管理育人,特别是要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让教师成为幼儿文明行为养成的楷模。
2、协调家庭教育
幼儿园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幼儿园开展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3、依赖社会教育
要加强与园外教育机构的联系,吸取先进经验,拓宽教育的途径,主动争取支持与配合,调动一切有利于幼儿园的积极因素,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
(1)组织园本培训,提高教师认识,统一思想。
(2)创设相关环境和标语,营造良好氛围。
(3)做好宣传调查工作。
2、全面实施阶段
进入全面推进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阶段,按小、中、大年龄组分类推进,要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真正有利于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和幼儿的全面发展。
3、反馈整理阶段
针对实施阶段的情况,给予指导评价,对于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调整目标。
4、总结巩固阶段
总结、积累养成教育相关经验,开展研讨交流会议,并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扎实开展好养成教育。
领导组要从有利于幼儿成长、成才,有利于幼儿园发展,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认识搞好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认识搞好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加强领导,健全制度,科学规划,真正把对幼儿养成教育的每一项要求落到实处。
2、畅通反馈渠道,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幼儿园要加强和家长的联系,通过家长座谈会、调查问卷、行为习惯养成测试等途径,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纠正工作偏差,使养成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做好班主任、教师的方法指导和培训工作。
搞好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培训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优秀班级的先进管理经验,还要注意总结我们身边优秀教师的育人成果,为广大教师和员工全面育人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指导。
4、督促落实评估,保障工作有效、规范开展。
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终生受益,最终形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幼儿园常抓不懈,不定时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量化考核成绩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
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在幼儿期不断练习、巩固、强化正确的行为,对孩子的一生起到深远的作用。平时老师和家长要互相沟通,了解孩子在园和在家的情况,在教育上达成共识,做到家园同步进行教育,共同配合,把幼儿培养成一个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行为习惯养成计划(精选10篇)




